第42期“教授第壹讲”|郭炜华教授作《木铎金声:新时代的法治召唤——精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与“全民责任”的生成》专题讲座

时间:2025-10-25浏览:10

1024日下午,上海政法学院第42期“教授第壹讲”在信教楼308教室顺利举行。上海纪录片学院院长郭炜华教授以《木铎金声:新时代的法治召唤——精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与“全民责任”的生成》为题,为在场师生带来一场深入浅出、富有启发的法治专题讲座。

讲座伊始,郭炜华以《周礼》中“木铎”的意象引入,指出2025111日起施行的《法治宣传教育法》正如新时代的“木铎”,向社会发出清晰而深远的法治“金声”。他强调,该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普法工作实现了从“规划治理”到“法治治理”的历史性跨越,法治宣传教育从周期性、动员式的“重要工作”正式升格为常态化、制度化的“国家任务”。

围绕“文本精读”的方法,郭炜华从主体之变、内容之阶、方式之新、话语之力四个维度,系统解读了《法治宣传教育法》如何构建“全民责任”的新型普法范式。他指出,法律通过“主管”“应当”“鼓励”等精准语词,将普法责任从司法行政部门的“主角独唱”,拓展至国家机关、学校、企业、家庭乃至每一位公民的“全民合唱”,实现了责任主体的根本性跃迁。

郭炜华特别提到,该法在教育体系与家庭责任方面的规定尤为关键。法律明确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并强调父母作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第一责任人”的法定职责,体现了国家在法治社会建设中“从娃娃抓起、从家庭做起”的深远布局。在谈到普法方式的创新时,郭炜华结合上海政法学院主办的“上政杯法治宣传教育短视频大赛”指出,法律鼓励运用新平台、新技术、新产品开展普法,推动普法方式从“宣讲式”向“智慧式”“融合式”转变,体现了从“传播者中心”到“参与者中心”的现代传播理念。

讲座最后,郭炜华呼吁全体师生及社会各界积极回应法律的召唤,成为新时代的“击木铎者”,共同参与到法治宣传教育这一全民事业中来。本次讲座内容详实、逻辑严密、语言生动,在现场引起热烈反响。


源|上海纪录片学院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