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推进和新贡献
(一)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产生的背景
首先是“三个没有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其次是“三个前所未有”,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再次是“三期叠加”,中国经济正处于从高速到中高速的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动能转换困难相互交织。这“三个三”的新国情带来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对我们党治国理政的考验之大前所未有,这是习近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动力。
(二)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基本内容
1.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根本目标。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今天,我们13亿多人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这一伟大目标。”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要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2.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主线。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主线,也是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的主题主线。十八大以来,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重大论断。这些重要论述进一步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源自哪里、特在何处,具有什么样的本质属性、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要求,及其理论与历史逻辑,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提供了基本遵循。
3.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为战略支持和理念指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着力解决我国改革发展进程中工作上的片面化、碎片化、枝节化和模糊化问题,着力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的主要矛盾、根本问题和工作重点,着力解决如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民族复兴的根本战略和根本路径问题。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我们党和政府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机遇和新矛盾新挑战而提出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发展理念。
4.以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以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理论指归和精神动力。
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实现中国梦的迫切要求,也是理论建设的本质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形成社会共识、凝聚社会力量、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内在要求。二者为社会实践和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指归和精神动力。
(三)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推进和新贡献
1.中国梦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现阶段基本国情的新特征、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紧密结合,科学回答了“什么是中国梦,怎样实现中国梦”问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更加具体和清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理论。
2.习近平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论述,丰富和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谛要义,廓清了虎扑足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些理论是非,不仅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且增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理政的重大方略,丰富和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战略和路径。“五大”发展理念体现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思想品格,蕴含着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的实践逻辑,贯穿着鲜明的问题导向,彰显着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理念。
4.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要求,体现着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维护国家文化利益和意识形态安全的迫切要求,它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和价值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