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扑nba聚焦

民主与法制时报 | 服务“一带一路” 彰显学科特色 ——访上海政法学院校长刘晓红

信息来源:上海政法学院发布时间:2021-04-29浏览次数:797

人物名片:刘晓红,女,江苏南通人,法学博士,教授。现任上海政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兼任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副会长,国际商会仲裁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委员会副主席。

记者|陈和秋

责编|薛应军

正文共2345个字,预计阅读需7分钟▼


建校近40年来,上海政法学院经历了从专科学校到上海大学法学院,再到独立设置本科院校的转变。一路走来,该校抓住“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以下简称为“上合基地”)的发展机遇,打造服务国家战略平台,形成了鲜明的法学研究与办学特色。近日,上海政法学院校长刘晓红接受记者专访,介绍了这所年轻政法高校的跨越式发展之路。

“上合基地”助推“一带一路”司法建设

目前,“一带一路”司法、“一带一路”安全与反恐研究已成为上海政法学院的特色研究方向,其聚焦国际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研究、上海合作组织法治研究、国家安全与反恐等。刘晓红介绍,这源于2013年在该校设立的“上合基地”。2013年9月,在比什凯克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宣布,中方将在上海政法学院设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愿意利用这一平台为其他成员国培养司法人才。

在此背景下,“上合基地”通过“外引内培”,在俄语法律方向、国家安全领域不断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研究团队,并在培训、智库和论坛三个方面积极发挥作用,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据介绍,“上合基地”完成了数十期对外培训任务,先后获批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一带一路”司法研究基地、最高人民检察院上海合作组织检察官培训基地和司法部调解理论研究与人才培训基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基地开通线上培训模式,为后疫情时期上合组织合作注入了新动力。

同时,基地聚焦国家安全与反恐、周边外交、上合组织等领域,积极打造高端智库品牌,其决策咨询成果对国家重大战略决策产生了积极影响。

在“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上合基地”紧跟区域合作热点问题,多次举办高端论坛。2018年,为推进区域经贸合作,为成员国间的经贸合作提供法律支持,“上合基地”积极参与筹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法律服务委员会”,获批设立司法部“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法律服务委员会中方筹备办公室”,并成为首批委员会交流合作(示范)基地。

2019年,“上合基地”在助推上合组织经贸合作方面持续发力,承办了司法部首届“上海合作组织国家法律服务国际论坛”,以“法律服务与区域经贸合作”为主题,围绕“区域经贸发展与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区域经贸合作风险防范与法律服务”“上海合作组织国家投资、商事争端解决机制构建”等议题展开探讨,推动上合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等在法律服务领域深入交流合作。

目前,“上合基地”已举办中亚-上合组织国际论坛、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法治青年论坛等30余场高层次学术交流活动,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

此外,该校还与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国际商会等国际组织建立合作关系,推动构建上合组织和“一带一路”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助力上海建设“一带一路”国际仲裁中心。

为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以及全球安全治理,2018年,该校成立上海全球安全治理研究院,围绕国家安全学展开研究,并启动中俄法律翻译工程,聚焦上合组织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法治保障相关需求,系统收集上合组织法律、经济、社会文化领域的纸质文献、电子文献、音像文献、档案资料等,形成该领域最具特色的文献资料库。

值得一提的是,“上合基地”还依托该校上海纪录片学院的优势资源,承担了国内首次系统拍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系列纪录片的任务。刘晓红透露,目前已完成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4个国家的外景拍摄任务,后续还将赴印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等国家展开拍摄和后期制作,该系列纪录片将在中央电视台及部分上合成员国国家电视台播放。

聚焦重大战略和前沿问题打造特色交叉学科

上海政法学院始终坚持特色发展,不断拓展政法领域的特色方向,除聚焦“一带一路”司法、“国家安全学+法学”建设外,还探索建设“人工智能+法学”“体育学+法学”等交叉学科,打造人工智能法治、国家安全与法治、意识形态安全、党内法规、体育仲裁与法治、公共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法治新闻、法律语言与政策等交叉学科集群。

据介绍,2019年,该校成立人工智能法学院,与科大讯飞、神州龙芯等知名企业联合办学,建设文理交叉、法律与科技融合的新文科,开设法学(人工智能法学方向)本科专业,并开展人工智能法治、人工智能伦理、法律人工智能等方面研究。

在相关课程设置上,除了“法理学”“宪法学”等法学核心课程以及“Python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统计与分析”等涵盖人工智能科技发展前沿的课程外,还专门设置了融合法学与科技的复合型课程,如“法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智能辅助办案系统”“人工智能法律规制总论”等,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人工智能法学课程和教材体系。

据了解,该校相关专业师生依托“科大讯飞智慧司法研究基地”“上海中信信息智慧监狱研究基地”“人工智能大数据综合实验室”等实践教学与科研平台,实现了校企联合、产教融合与学研结合。

在体育法学方面,该校建立体育法学研究中心,研究团队成员受邀参与上海市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体育市场管理条例》起草工作,相关教师还参与了新一轮体育法修改专家座谈会。2020年,该校成立了体育法治研究院。

刘晓红表示,该校未来将继续围绕全面依法治国、国家安全、“一带一路”司法保障和城市治理等重大战略和前沿问题发展新兴学科,推进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同时强化“上合基地”核心功能,构建国际化合作协同机制,加强与上合组织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拓展海外办学点,打造“国际化特色高校”,为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卓越贡献。

阅读原文